
第32届国际青年祈祷聚会 – 第五天 (2021年8月5日)
默主哥耶
第32届国际青年祈祷聚会

第32届国际青年祈祷聚会 – 第五天 (2021年8月5日)
(🎤 廣東話翻譯)
最早听到默主哥耶是在2001年的时候,当时有一位弟兄教友安德先生,他写了一本书是来自默主哥耶的讯息,看了以后知道圣母在那地方显现给几个孩子,要求我们祈祷,诵念玫瑰经,守斋,那对我来说是非常的受用,因为我是新教友,在2000年领洗的,对于如何祈祷,如何守斋了解很少,这可以帮助我怎样去实践这信仰。
真正能够到默主哥耶朝圣是在2008年,那时候,多伦多这里有一对夫妇 Dominic 和 Christina,他们非常热心,每年组团到默主哥耶朝圣,终于在2008年的时候能够成行。
来到默主哥耶后,我的第一感触是,在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我们这么多的弟兄姐妹在这地方分享同一信仰,在这里一起祈祷,参加弥撒,朝拜圣体,整个的宗教气氛使我感觉到很大的感触,很自然的便融入祈祷的氛围里,但我们知道有时候当一个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祈祷,希望和天主更加接近时,有些时候会经历一些试探。
我大概是在到了默主哥耶后第3天,开始经历这样的试探,我进入了一个状态,手里拿着玫瑰念珠,可是没有办法祈祷玫瑰经,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就是非常非常的困难,不知道怎么办,进入这样一个状态。
后来我便深思,请教我们的江蒙席给我一些开导,但仍然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去教堂祈祷,参加弥撒,祈求天主把这个困难给我拿掉,可是也没有办法,这样的状况过了三、四天的时间,蛮困难的。
后来有一天晚饭后,其他人都去参加弥撒,那时候我还是不太有热情,所以一个人待在后面。记得住的地方后院有一平台,我站在上面时,这时候天快要黑了,默主哥耶 St. James 教堂的钟声便开始,一声一声的传来悠扬的钟声,进入我的耳鼓,进入我的心灵,那时刻好像是天主特别的恩宠时刻,你的感觉是整个心灵本来是被乌云压抑着的,一下子便驱散了。这感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我想到最接近的是达味在圣咏中说的一句话,他说:我用我的竖琴,解决了我的一切困扰。用竖琴解决了一切的困扰。
当时我的感受是,天主用教堂的钟声,驱散我心中一切的疑虑,一切压抑着我的郁闷,这些东西一下子便驱散了,然后太阳的光好像重新照耀在我的心灵上。我相信是天主在这时候特别给我上了一课,因为我所知道的祈祷是口祷,不断的祈祷玫瑰经,这时候我开始意识到祈祷不仅是用嘴祈祷,更多时候是一种心灵,一种心神的的祈祷,英文是 contemplate,中文称之为静观,或是默观,开始进入一种使我们可以从我们人生经历的一切事情,甚至没有语言,在一切静默当中,我们也可以体验到的天主。所以教堂的钟声给了我这提示,这使我意识到体验天主的临在不光是在我们祈祷的时候,而是在我们生活的现刻的时候,都可以体验到天主的临在,换句话说,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成为祈祷的时刻。
来到默主哥耶当然一定要去圣母山,有人问:你是否上了很多次圣母山?其实没有,我一共只去过两次,因为我第2次去的时候,我看到圣母的雕像,这圣母雕像的一只手放在心头,另一只手指向一个地方,当时我感觉圣母好像给我的讯息是,圣母在告诉我们,你们来这里朝圣,你知道我的心意吗?我的心意是你要往那里去。往哪里去呢?她的手指向十字架山。
我们知道在默主哥耶有一座十字架山,这座山很高,较圣母山高出很多,而且这山上全是石头,爬这座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从此之后,我便开始攀登这十字架山,第一次攀登觉得蛮困难的,很困难的爬上去,整个十字架山的路程就是一个拜苦路的过程,沿路一共建了14处苦路,一步一步的一边祈祷,一边跟主耶稣一起背负着十字架,直到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的十字架。
在攀登这十字架山的过程中,我们一起祈祷,同时不管是自己,还是来自世界各地很多的兄弟姐妹,都在每一处的苦路停下来祈祷,然后继续往前走。过了几天后,我每一天去攀登十字架山,到最后几天,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个人时间,静静地去攀登这十字架山,所以我开始在早上天刚蒙亮的时候,或是晚上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这些时段人比较少,可以一个人静静的,慢慢的一边攀登十字架山,一边默想,体验我们的生活和主耶稣背负十字架这份亲密的,连接的关系。
这时候我开始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和主耶稣一起背负十字架,或者是主耶稣在背负着我们的十字架,和我们一起攀登,一起行走我们的人生路,所以这时候我们意识到这一份生活,其实是一个非常充满恩宠的生活。
在攀登十字架山时,有时我们会看到有些弟兄姊妹,他们赤着脚的攀登十字架山,当时给我的感触很大,他们有这么大的受苦精神。还有一天,我记得是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那时我正从山顶开始往下走,有一位修女往上去,我立即感觉很奇怪便问她,我说:修女,天快要黑了,因为太阳很快便落下去了。她说:是,我准备在这里彻夜祈祷。这件事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因为,有这么多的弟兄姐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以他们的行动见证这份信仰。
与我们一起去朝圣的,有一位年纪很大的长者江蒙席,80多岁了,我们一起攀登十字架山的时候,他很困难,因为他曾患了两次癌症后来痊愈,所以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很困难的。我记得他在第九处苦路摔倒,因为地上都是石头,他摔倒在石头上面,腿也碰破了,还在流血,然后再压下去俯躺了。当他起来时讲了一句话,我在旁边听到,对我的感触也是蛮多的,因为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主啊!祢大概是认为我不配和祢一起走这苦路。
当时我看到这位如此谦逊的长者,他这一份反省,他说:我不配和主一起背负这十字架。这时我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配和主一起背负十字架,实际上是主耶稣背负着我们的十字架,所以我们经过人生的时候,主耶稣给我们这个机会,使我们能够将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我们所背负的十字架,和祂的苦难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份多么大的恩宠,这是多么大的恩宠。
如果要我说在默主哥耶几段时间的体验,我想有两个。第一,圣母,我们的母亲,默主哥耶母亲,她希望我们来到主耶稣身边。第二,我们和主耶稣一起走十字架苦路,是一个恩宠之路,我们基督徒的人生是一个充满恩宠的路。
说到我后来能够成为终生执事,也不是说和默主哥耶完全没有关系,主要是那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份圣召,虽然早在2002年时,有一位执事弟兄曾跟我说,你会成为一位执事,但是我根本不相信,因为我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他人,不愿背负自己没必要背负的十字架。可是我太太和女儿,她们都是在2008年5月去默主哥耶的,她们回去以后,后来整年从2008年到2009年,我们家中所发生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标记,天主召叫我作为一位执事的标记,越来越明显。
我想我在默主哥耶的这一段时间,每一天去攀登十字架山,这个经历使我意识到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背负十字架,如果是天主召叫的话,天主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恩宠,而且使我们的生命不仅是更多的接受天主的恩宠,也把天主的爱及恩宠带给我们身边的人。
我想默主哥耶对我来说真正体验到的是:第一,圣母希望我们来到主耶稣身边。第二,不要害怕走我们人生的苦路,因为这路是充满恩宠,充满天主爱的路,因为主耶稣和我们一起,祂背负着我们的十字架。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直到这里。
(🎤 廣東話翻譯)
在马尔谷福音第1章35节中记载:「一天清晨,天还很黑,耶稣就起身出去,到荒野的地方在那里祈祷。」这短短一节便道出耶稣的时间:清晨,天还很黑,很宁静,没有一人。然后到哪儿祈祷?荒野,与父沟通、谈话。
所以提醒我们,用心祈祷不是只用我们的心在我们乘搭地铁或在街上行走时,用心祈祷便可,我不排除你可以这样随时随地祈祷,但若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养成祈祷的习惯,其实很难随时随地祈祷的。随时随地祈祷只是一个借口、掩饰,我们是需要有祈祷的习惯,这样我们才会有随时随地祈祷,不断的祈祷。
说回空间、时间,为我们是如何?空间其实是为自己营造一个祈祷的氛围,或许你喜欢到某一圣堂,可以的,又或是你逛大自然的地方,花园等,也可以。不过一个可取的方法是在家里,自己有一个祈祷的角落,摆放一些能提醒你与主的关系的物品,例如一件你喜爱的圣物,或朝圣时买回来的,或领洗时代父母送给你的物品,总之能提醒你那份与主的亲近的,便可帮助你祈祷,摆放在那里,何时有需要便往那里祈祷。
时间也很重要的,尽量安排固定的时间,为何?因为人是习惯的动物,到时候便做某事,如吃饭,定时候吃饭对身体好,睡觉、醒来也是,祈祷也是,我们要约会天主像约会人一样。那么在何时?每人的生活起居不同,但要找一时间,早上,或中午饭后,或晚上睡前,何时也可,但尽可能是同一时间,尽可能吧,因为一般我们由星期一至星期五是一个模式,星期六、日是第二个模式,但最少我们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是固定的,星期六、日不固定,不要紧,但还有五天是固定,这是需要的。
有了时间和空间,跟着祈祷说什么呢?一般来说,我们开始时,若以祈祷是一进程,成长过程来说,我们开始时大多以成文的,即经文,无论是教会写的,甚至是耶稣教的天主经,教会写的圣母经等等,或是圣人写的,由经文开始,比较容易,即使是念经文也要用心祈祷。但若深入些,有多些祈祷习惯,养成一种跟天主已联系上,建立了的关系。祈祷其实就是关系,祈祷是一个工具、媒介、途径,建立与天主的关系。用心祈祷其实是用心去建立这份与天主的关系。
现在我们谈谈内容,开始时我们念经文,念经文之余,过一段时间,应该要再深入一点,若想更加好是用自己的说话。为什么?若用经文那些说话,感觉像是男士追求女士时,向她念动听的情信,但是别人写的,沙士比亚写的,非常动听,很多华丽的言词,但若深入了,这女孩不是想听这些的,她只想听你对我有何看法,有何想法,有何感受。天主也一样,即使多美的经文,不能完全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受。那怎么办?那便要打开我的心灵,向天主说我现在的喜、怒、哀、乐,我的挣扎、困苦、开心、不开心等等,一般来说,用自己的说话较经文更胜一筹。
当这关系更深入时,我要补充一点,深化与天主的关系,最重要是不要只说好话,不要只向天主说我今天做了很多,念了很多经文,感谢天主给机会我帮助了很多人,又与很多人分享祢的慈爱,我赞美祢。不要只说这些,也要与天主坦白自己的挣扎,自己的软弱,自己的跌倒,因为这样才能加深与天主的关系。试想想,我们与朋友的关系是如何加深的?共患难,对吗?共患难便可加深这关系,大家一起经历这些困难时刻,与耶稣的关系也是一样,跟祂多交谈。
再深入些,更加需要的不仅是我们的说话,我们要用天主的说话与天主交谈。这多么奇怪,用天主说话与天主交谈?怎能做到?看圣经,圣经便是天主的说话。所以用心祈祷必然是要用心读经,用心看圣经,我会特别强调读经,不单看,为什么?不论你是心读,还是口读,你读给自己听,是聆听。
我们的信仰由那里开始的?是由聆听开始的,对吗?听天主的说话,像婴儿,爸爸妈妈抱着他,整天跟他说话。婴儿刚出生,父母已经常拥抱着他,爱他,不舍得他,常跟他说:你是我的心肝宝贝,说很多话,婴孩明白吗?当然不明白,他如何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是完全不明白的。但是,他一直在听,听一年,听两年,于是他学会说话,不是吗?同样,我们是天主的儿女,我们要听天主所说的话,看圣经,看圣经,读圣经,读的时候要听,给自己听,听到什么?听到天主说:「你是我可爱的儿女,我因你而喜悦,我看见你很开心,你离开了不要紧,你回来我拥抱你,我会为你带上戒指,给你穿上长袍,为你宰杀肥牛犊。」
这些我们要听,因为我们常常不相信,是否真的?天主祢真的这样?真的那么爱我?真的不计较?我们真的很难相信,于是我们要听。所以用心祈祷不应只是我们要祈祷,不是的,不是的,第一件事不是祈祷,很搅笑,很奇怪,第一件事是看圣经,听天主的说话,读圣经,所以祈祷和读经时常分不开,祈祷和读经分不开,所以祈祷时间也是读经时间,聆听天主圣言的时间。
这关系是如何建立的?不是我建立这关系,其实是祂先开始这关系,天主开始来找我,天主向我发言,天主说祂舍不得我,祂来寻找我,其实我们是回应。于是用心祈祷可以更上一层楼,除了我说话外,我的说话慢慢地成为天主的说话,因为,天主的说话已渗透了我。或如保禄所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这样,用心祈祷便达至这层面,由读经开始,经文开始,到用自己的说话,用天主说话。然后那些灵修学者,圣人跟我们说:「天主会慢慢引领我们。」在用心祈祷这成长阶段里,最后一句是说什么?同在,同在,不是再去说什么。
记得有一故事关于圣维雅纳,一位本堂神父的主保,他常常看见堂区内有一农夫,每天早上都来到圣堂望着圣体,望一段时间后才去工作,放工在田地回来也如是,望一段时间,嘴巴不动,也不说话,维雅纳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你在做什么?你跟天主说什么?」他回答神父说:「神父,我没有说话。」「你不说话,那你在做什么?」「我在聆听,聆听天主。」「那么天主跟你说什么?」「天主没有说话。」「什么?天主也不说话?那天主在做什么?」「天主在聆听。」
听起来像是很玄,很奇怪,但其实是深入地说出,彼此交心,彼此聆听。那份尊重、期待、渴望,用心祈祷最后是渴望天主,而在渴望天主中,发现天主原来早已渴望我。其实在天主教教理卷四内,论及祈祷时,给祈祷其中一定义是「想念那位,想念我们的天主」。
各位兄弟姊妹,用心祈祷便是这样的一回事,当我们用心祈祷时,发现天主早已闯入我们的心灵,为我们敞开心灵,愿意我们进入祂的心,好能与祂心心相印。所以各位兄弟姊妹,让我们用心祈祷。
天主保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