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鴻 : 關於聖體,用心祈禱以及如何用心參與彌撒聖祭

陳慶鴻 : 關於聖體,用心祈禱以及如何用心參與彌撒聖祭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我給默主哥耶聖母的回應是學習媽媽吩咐的便去做,因為默主哥耶聖母給了我太多恩寵, 尤其是帶我進入耶穌聖體的愛之中。 2001年是我第一次去默主哥耶探望聖母媽媽,經過長途跋涉, 到達時參與一個剛開始且有很多不同國家的朝聖團的神父一同共祭的感恩祭。 是,是一個感恩祭,只是一個感恩祭,對一個從小領洗,已經不知多少次循例地參加感恩祭的我, 這次,亦都可能再一次循例地參加感恩祭。不過,感恩祭是聖母吩咐的五個小石塊之一, 這一次是陪著媽媽參加感恩祭,在神父祝聖聖體時,我開始流淚, 因為當時用的感恩經第三式,第一句便是,在祂被出賣那天晚, 它提醒了我耶穌建立聖體的時候,是祂被出賣的時候, 是我曾經多次犯罪令主耶穌傷心,但祂給我的竟然是無盡的愛,甚至祂自己都給了我。 這時候,我感受到這祝聖聖體經文,是主耶穌在我面前對我說: 這是我的身體,將為你而犧牲。 這簡直是一份祂沒理由愛我的愛,祂偏偏愛我這個根本不值得愛的愛, 愛像我這樣一直很少以愛還愛的人的愛,主這份愛已經打開了我本來緊閉的心。 這時候,我除了流淚,什麼也說不到。 從那時開始,我以後每一次參與感恩祭,不論在何地,在那教堂,在何時,在那座教堂, 當神父祝聖聖體時候,我便用盡我整個心靈注視著耶穌, 我想像我正在參與耶穌建立聖體聖事的晚餐中間, 我居然走到祂前,挨著祂的胸旁,聽著耶穌聖心的愛的跳動, 望著祂,祂對我說:你們拿去喝,這杯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約之血,將為你們眾人傾流而赦免罪惡。

我多謝默主哥耶聖母再三祝福,因為太多人沒有聽從她,母親仍然不斷地教導再教導, 母親告訴我們每一次領完聖體之後,最少用十分鐘,最好用20分鐘跪下來與耶穌交談。 我後來才明白這道理,原來媽媽吩咐的便去做,不過我延誤了很多年, 本來很簡單的可以做,但是自己軟弱不跟從, 因為每一次完了感恩祭,教堂的人都全走了,教堂便空無一人,我也找不到理由, 自己一個人留在教堂內在聖體面前花時間,我便是一個這樣沒心肝的小孩, 根本可以說不配作媽媽的孩子,我還偏偏要問媽媽為什麼,有何理由要花時間, 像是要找一個藉口不去做。 兩年後我再來到默主哥耶,感恩祭之後,果然有人留下來, 在默主哥耶教堂我珍惜這個機會,當然也願意留下來。

母親的吩咐又再次在我腦子裡面出現,我也很想領完聖體後, 找出一個理由,如何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因為我由始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的習慣, 從小領完聖體後除了求恩或是一些感恩的說話,只是一兩句便說完,可能一分鐘, 可能兩分鐘,但從來也不會超過三分鐘,跟著感恩祭便完了, 我便完全忘記我已領聖體,一日,一星期都不再記起, 如果要花10分鐘,我真的想不到要做什麼,跟耶穌說什麼,可能我一生人便是這樣地領聖體,不過今日當我再次問媽媽為何要用那15分鐘後, 我忽然想起,我從小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是一個知己的朋友,一個很好的朋友, 但當我們搬離很遠時,我們見不到。有一日,這朋友來探我,從很遠的地方來探我, 我當然好開心,但我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我便對朋友說:你進來我家吧, 不過請你坐三分鐘好了,三分鐘後請你走,因為我還有很多事做,我沒空招待你, 我試問自己可不可以這樣對待我的好朋友,不過,其實我每次領聖體時, 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對待主耶穌呢,這時我才明白耶穌對傅天娜所說的話, 主耶穌說;我渴望親自與人靈結合,當我在聖體聖事進入人心的時候, 我雙手帶著各式各樣的恩寵,我切願把這些恩寵賜予人靈, 可是他們根本沒有注意我,拋下我獨自一人,忙著辦其他事情, 人靈不懂得愛使我多難過,我過去一生,每一次領聖體,從來沒有給耶穌多過三分鐘, 我根本沒有注意到耶穌,拋下祂獨自一人而忙著其他事情,這個便是我, 我慚愧我一直以來沒有聽從聖母媽媽的勸告,但這時候我明白我要做什麼, 所以我便對耶穌說:對不起,我以往每一次領完聖體的時候,從來沒有給祢多過三分鐘, 我的靈魂不懂得愛,使祢多難過,不過從今天開始, 在我一生以後每一次領聖體的時候,我不會再使你難過。 這是我當日在默主哥耶教堂,聖母在旁聽到我給耶穌一個很細小的承諾, 雖然是一個微小的承諾,但是我的力量更加微小, 我恐怕日後看到其他人領完聖體後便離開,我也會給軟弱壓倒, 所以我懇求聖母媽媽給我力量,讓我一生都遵守這承諾。 從那時開始,每一次領完聖體後,我便用十分鐘陪伴耶穌, 是陪伴,因為祈求一兩分鐘便說完,原來不需要祈,沒有什麼要祈求時, 才是陪伴,才是真正心對心的對著主的時候。

陪伴這位渴望親自與人靈結合的主,關懷那位滿手帶著各式各樣恩寵, 切願把恩寵賜予人靈,但人靈拋下祂獨自一人的主, 愛我靈從前不懂得去愛的主。其實不是我給了耶穌什麼大愛, 我靈的愛極之有限,但無論如何小,我的靈魂愈想愛主耶穌的時候, 便愈感受到祂的大愛,在祂勢不可擋的愛之下,我又怎能不流淚呢? 沈浸在主的愛中,十分鐘也覺少,想另外找時間回去教堂朝拜聖體, 所以生活有多忙,我都珍惜領完聖體後的十分鐘, 然後再找一個星期,另外再找時間朝拜明供聖體, 那樣,彌撒感恩祭對我便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世人不懂得愛主耶穌,使主耶穌很難過,亦使聖母媽媽難過, 我多謝聖母媽媽帶我找到了主耶穌意想不到的愛, 好讓我以愛還愛,但我的愛情仍然是很微小, 所以我祈求我的分享讓更多人聽到, 讓更加多人去尋求更多的愛,讓他們付出更大的愛給主耶穌。 多謝。

有關Slavko斯拉夫高神父與 Milona von Habsburg 在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朝聖

有關Slavko斯拉夫高神父與 Milona von Habsburg 在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朝聖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遠方彼岸,彈丸之地的朝聖者堅持來到這裡。他們孜孜不倦,朝氣勃勃,人數或多或少組團前來默主哥耶朝聖。回家後受到聖母和平之后的啟發,渴望能夠履行聖母要求我們做的事情。他們特別熱心去成立祈禱會。他們又以同樣的熱情,邀請默主哥耶派員探訪他們。終於,我們同意派員到訪。」斯拉夫高神父於其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朝聖日誌有如此記載。這篇朝聖日誌刊登於1994年3月份的 Peace Gazette (Glasnik Mira) 刊物。

「於1994年1月下半月,我們決定派員到訪香港,澳門和台灣。我們要求得到當地教區,即當地主教的同意。當地教區隨即發出邀請。我們收到當地主教團批准及期待我們到訪的傳真,主教們亦會參與期間的活動。當我們未能安排一位神視者同行時,我們立刻與主辦當局聯絡。他們感到失望。但鑑於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我和 Milona von Habsburg 於1月15日起程,展開我們這遠東朝聖之旅。」

今天,Milona von Habsburg 見証她記憶所及與斯拉夫高神父前往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朝聖旅程。

Milona von Habsburg

「大家好。今天我會與你們 一起分享我們往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旅程。斯拉夫高神父於27年前曾經到過這些地方。斯拉夫高神父到訪每一個地方,主要的目的就是傳播聖母的訊息。他時常在想誰應該包括在出訪的默主哥耶代表團。外地的信徒有很多問題,也很嚮往我們探訪他們。至於這旅程的成員,當神視者未能成行,其他方濟會士又沒空參與,斯拉夫高神父便挺身就任,我以翻譯身份與他同行。我祗是隨着 ,沒做甚麽。我祗是翻譯每一個字,每一個問題,每一個交談,以及其他一切需要翻譯的事宜。我記得不論斯拉夫高神父身在何處,他總會重複聖母所講的說話,亦會時常與他們一起祈禱。每天當聖母在默主哥耶顯現的時刻,他都會與默主哥耶連結起來。他會不停地與默主哥耶連結在一起。當聖母在默主哥耶顯現的時候,他總會在那刻一起祈禱。無論他身在何處,他總會這樣做。

在香港,澳門和台灣,我們時常會到聖堂,修道院,那處有人要認識默主哥耶的地方,有人要交談,和有人要祈禱的地方。我們的行程沒有旅遊景點。我們會在這,在那停留半小時,停留片刻,但絕不是觀光。斯拉夫高神父確是一位真誠的神父,百份百的一位神父,一位使徒。他是一位名乎其實的和平使者。他很有牧民精神。很多時會在他身上流露出天主的臨在。與中國人相處,最終,他覺得他們高深莫測。我們不了解他們如何運作,他們是非常深奧。斯拉夫高神父很是喜歡他們。他時常顯示天主總是何等偉大。他時常追求更多。他每事都作記錄,凡事順序記載。因為他知道這樣做,對保存默主哥耶的歷史,和當地團體的運作甚為重要。他認為在當地發生的事情是有其重要性的,他亦想本地信徒知多一點外地發生的事情,好讓當地信徒的意志不會消沉。

的確,我們在默主哥耶祗見到來自外地的朝聖者,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他們以往的經歷,以及基於甚麽原因決定來到默主哥耶。所以,我感到非常榮幸,可以隨從斯拉夫高神父,為他翻譯。

當然,我學到很多。我認識到斯拉夫高神父是何等堅強的一個人。有時我真是累,累到半死。但他卻若無其事,睡一陣子覺便可以繼續工作。有需要翻譯時,我會和斯拉夫高神父一起。沒有需要翻譯時,我會與當地人閒談,司機和與我們一起的人,有工作在身和弄飯給我們的修女。我與在幕後工作人員,那些不露面的功臣打交道。斯拉夫高神父盡力做了他要做的一切。當地的主教們也有參加我們的活動,還有很多很多信徒參加。這一切仍然活現在我腦海中。當我閱讀斯拉夫高神父的行程記錄時,這些情景也會浮現眼前。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斯拉夫高神父在當地所做的工作。他未有說過:在此我們將會發現新的事物 ; 在此,我們會為某事感到歡欣。他完全沒有這麽說過。一登上飛機,他便立刻祈禱。有些時候他甚至給飛行人員辦告解。人們見他是一個神父,他到處也是一個神父。我很是高興見到神父享有如此神恩。他盡忠職守。他未有買過任何東西,永沒有。我百份百知道。若收到禮物,他回來後立刻轉送他人。這就是斯拉夫高神父。

在中國,南美洲和澳洲,在各地都是這種情況。當他獨自一人時,百份百如是。當他和瑪莉雅或依凡時,動態便有些少分别。但都是經常開會,開會,又開會,和當地的信徒談話,解答他們的問題,發顯兄弟共融的精神。教宗談及要互相對話,我想他的意思是我們必須彼此交談,領會到互相都是主內兄弟姊妹。斯拉夫高神父正活出這意向。每次當我聽到教宗談及此意向時,我都會想起斯拉夫高神父,因為他就是如此待人接物的一個人。對我來說,我明白到我正在一所聖母學校上課。斯拉夫高神父是百份百的方濟會士,百份百的神父,百份百的黑塞哥維那人,百份百的全心繫於默主哥耶的人。那對我來說是一顆非常寶貴的珍珠,非常有價值。」

在斯拉夫高神父的香港,澳門和台灣行程日誌中,他指出他對中國的豐富傳統感到無任驚訝。西方人是永遠不會明白透徹的。故此,我們西方人仍然是處於貧乏狀態中。

「我們還在那裡看見了觀音廟。」斯拉夫高神父有如此記載:「觀音的故事很簡單。她虔誠地在世上過着平凡的生活。她去世後見到世間如此多災多難,,打動了憐憫的心,不往天堂享福,卻返回人間解救世人。中國人信奉觀音,對她充滿希望。因此,我沒有困難去解釋和平之后降來我們中間,全是因為她見到我們的苦楚,困難重重,戰亂紛爭,她來到世上警醒我們,幫助我們。 當我問他們中文字 “平安” 的標誌是什麼時,他們向我解釋說,畫出房子的屋頂,在它下面是一個帶着孩子的女人。」

Mark Cheung : 用默主哥耶歌曲去福傳

Mark Cheung : 用默主哥耶歌曲去福傳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大家好,我是Mark Cheung,來自香港,我想跟大家分享默主哥耶的見證。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默主哥耶是在2007年,那時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在一主日彌撒後認識了一班來自香港的教友,當中有些是歌詠團,他們邀請我參加歌詠團,並在飯聚時與我分享從默主哥耶朝聖回來的事情,其後更邀請我參加他們每月的祈禱會。我記得在祈禱會中他們介紹了很多從默主哥耶帶回來的歌曲,特別是那首Veni, Sancte Spiritus,我不知如何形容那時所認識的歌曲,感覺非常特別,我已很久沒聽到像是來自天堂的歌曲了,我在祈禱會內唱這些歌大概有五、六年的時間,我相信沒有人想到我是沒有到過默主哥耶的。

2010年我從上海回來香港,除了工作外,朋友及一切都是由零開始,不過很快便適應下來。大概在2012, 2013年左右,我有機會到上海參加避靜,這避靜中有一環節很特別,每位參加者都有機會抽一個place mat,安放餐具的檯墊。在最後那天,擺放在我前面有一幅畫像,當時是覆轉的,看不到是什麼,當我把它翻轉看到圖像時,我非常詫異,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召叫,圖像竟然是默主哥耶的十字架山,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且是強而有力的召叫,我不敢相信當我分享這畫像時對大家說些什麼,但我知道我已流下眼淚,因為我知道這是我的使命,也是給我一個很深刻很大的恩賜。

2014年我有機會第一次參加默主哥耶的青年節,當時我還以為報錯了團,我為何會參加青年節,但我已報了,唯有跟幾位朋友一起參加了。回來後,有種感覺,我有需要帶更多的年青人到這特別的地方,我亦開始了聖體文化,在自己的堂區、學校推動朝拜聖體,至今從沒有停頓。

我沒有在默主哥耶看到任何奇蹟,但我所認識的人從默主哥耶回來後皆有很大的改變,特別在信德和靈修方面,其實這已給了我很大的訊息,這些就是默主哥耶的奇蹟。

自2014年至今,除了因疫情沒法到默主哥耶參加青年節外,我每年都有參與,寄望明年再有機會帶更多的年青人到這地方。

和平之后,為我等祈。

主祐各位。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