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主哥耶聖母訊息 (2025年5月25日)

「親愛的孩子們,在這恩寵的時刻,我呼喚你們成為希望、和平與喜樂的人,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締造和平及愛慕生命的人。小孩子們,請祈求聖神以祂自己勇德之神的能力充滿你們,並交付自己。那麼,這段時間對你們來說,將是一份恩賜,也是邁向永生的聖善之旅。我與你們同在,我愛你們。感謝你們回應我的呼喚。」(經教會批准)

Marinko Šakota神父的反思

(🎤 閱讀廣東話)
(🎤 閱讀普通話/國語)

1. 「在這恩寵的時刻,我呼喚你們成為希望、和平與喜樂的人,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締造和平及愛慕生命的人。」

聖母提醒我們,這是我們與她一同生活的恩寵時刻。她為什麼要這樣說?難道我們不知道嗎?她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因為當這段時期過去、我們發現錯過了什麼時,可能會感到後悔。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意識到它並善用它。

我邀請你們。讓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因為我們很容易對聖母的呼喚習以為常。聖母呼喚我們去做某事本身就是一種恩寵,這意味著她信任我們,我們對她來說是重要的,我們也可以貢獻和幫助她,我們的母親,實現她的計劃。

讓我們不要認為這很困難,要求很高!被召叫是一份恩寵!能夠成為聖母計劃的一部分是一種殊榮!

這召叫蘊含著聖母希望我們成為希望、平安與喜樂的人。這召叫的意義,是為了讓我們「成為」,好使我們「能夠給予」。

如果我們已成為希望、平安與喜樂的人,這對我們是件好事,因為我們會因此而感覺良好。擁有希望、平安與喜樂是多麼美好!但我們生命與努力的意義不止於此;它從這裡開始延續下去。耶穌行動的基本邏輯是:父為我所做的,我也為你們做;我為你們所做的,你們也彼此去做;正如我愛你們,你們也要彼此相愛。聖母完全跟隨她聖子的腳步:我們要成為希望、平安與喜樂的人,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讓我們感覺良好,也是為了他人,讓他們也感覺良好,讓他們也能成為和平的締造者、生命的愛慕者。

效法耶穌給我們的榜樣,也效法聖母給我們的榜樣。最近,我們可以注意到聖母越來越頻繁地呼喚我們去給予、去幫助他人。之前我們已揭示了原因:因為這是耶穌的思想與行動方式。但也許還有另一個原因:要抵抗這時代的精神,尤其是越來越主宰世界的個人主義與自私自利,甚至威脅要占上風。這種時代精神的邏輯是:「只要我好就好,別人怎樣我不管。」我最近親耳聽到一個人說:「孩子?絕對不行。我不想讓他們毀了我的快樂和享受。」我們只能想像,如果大家都接受這些自私的想法,這世上會有多少孤獨、無法安慰、灰心喪志、絕望、不快樂與貧困的人。如果沒有人願意為他人犧牲,沒有人透過自己的愛與仁慈在身邊散播溫暖、善良、平安與愛,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沒有人願意寬恕我們、接納我們,我們又會怎樣?寒冰時代將會降臨,我們會在悲傷中死去。

當然,要為別人犧牲,付出時間與愛並不容易。當然,要寬恕、接納他人與十字架,當他人不按照我們的意願與期望行事時保持耐心也不容易。但讓我們誠實面對: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如此,而這一切也使我們快樂。所以,若這使我們快樂,那麼當我們為別人付出時,也會使他們快樂。即使犧牲自己、為他人付出時間、寬恕、接受十字架,以及在面對他人弱點時的忍耐,有時看似困難又不受歡迎——因為它們奪去了我們的舒適——它們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難。這全取決於愛。

讓我們記住聖母的話:當你沒有愛,什麼也不能成就;但當你有愛,一切皆有可能。有人曾說過: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是件美好的事,但幫助別人也成為快樂的人更美好。我是一個充滿希望、平安與喜樂的人時,我感覺很好,這確實是種美妙的感覺。但若只有我一個人快樂,我真的會快樂嗎?當我幫助別人也變得快樂時,這不是更好、更美、更令人喜樂嗎?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2. 「小孩子們,請祈求聖神以祂自己勇德之神的能力充滿你們,並交付自己。」

然而,問題仍然存在:我們如何能夠活出我們所談論的一切?聖母向我們揭示了秘訣:祈禱!

與聖母一起,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在沒有祈禱的情況下發生。

為什麼?因為如果我們只依靠自身的力量——這力量常常是軟弱的——我們會感到疲憊。這正是祈禱的意義所在:祈禱就是向天主尋求力量。無論我們做什麼,讓我們與天主一起去做。

這是與撒旦完全相反的方向,因為從一開始,牠就想讓亞當和厄娃離開天主而生活——靠自己,自主自立。牠所許諾的是:那樣你們就會成為神。

相信這樣的承諾並朝這個方向前行的人的後果,我們都很清楚:從強大的羅馬帝國開始,到拿破崙、希特勒、史達林與共產主義,以及其他意識形態直到今天。

所有這些所謂的「神」都已經倒下並失敗了。現今看來強盛的現代主義意識形態也將是如此。這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力量。這就是為什麼聖母希望我們向聖神祈禱,因為聖神賜予力量——而這力量存在於勇氣與交託之中。勇氣是內在的力量,使我們能夠無懼地走過人生,不害怕那些看似難以跨越或根本不可能克服的障礙。而交託則是一種力量,使我們能夠把自己——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所做的一切——完全交在天主手中。

簡言之:擁有勇氣就是交託給天主,讓祂引領我們。由於瑪利亞經歷了聖神的臨在,我們就能理解為何她鼓勵我們向聖神祈禱。但她為何希望我們祈求勇氣與交託,我們卻不大清楚。

乍看之下,這似乎有點奇怪,但她再次以親身經驗向我們說話。因為有誰比瑪利亞更勇敢?她踏上與天主同行的冒險之路,接受祂的邀請,儘管已許配給若瑟,卻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懷孕,而這孩子竟是天主子?!又有誰比瑪利亞更勇敢?她無夫懷孕,生活在一個準備用石頭砸死她的社群之中?!有什麼比瑪利亞更偉大的交託榜樣?當她說:「看,我是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時,她完全把自己交託給天主。她,若用今世的標準來看,或許會被認為是「軟弱」的,卻戰勝了這世界所有的權勢,因為她勇敢,並將一切交託在天主手中。這就是為什麼她教導我們她的秘訣,好讓我們也能擁有戰勝邪惡的能力。

3. 「這段時間對你們來說,將是一份恩賜,也是邁向永生的聖善之旅。」

聖母向我們揭示了這恩寵時期的深度與意義:這是一份恩賜——來自天主和聖母的非凡的、不配得的恩賜。而這份恩賜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成就而獲得的獎賞。它的目的是成為我們邁向聖善、走向永生之路的一個契機與鼓勵。在這裡,一些問題自然浮現:我們是否因這恩賜而成為被特別眷顧的一群?有多少人像我們一樣得到這樣的恩寵?我們是如何、又在多大程度上善用了這份恩賜?這段恩寵的時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是一段聖善之旅,而有多少又只是空虛的行走?

4. 「我與你們同在,我愛你們。」

聖母的話語是多麼簡單!簡單到我們可能會輕易忽略或跳過它們。但這將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在這些簡單之中蘊藏著深刻的訊息。我與你們同在。這意味著:不要害怕,你們不是孤單的!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鼓勵嗎?我愛你們。還有什麼比這更大的幸福呢?知道並感受到我們的聖母媽媽愛我們,知道我們不是孤兒,不是偶然來到這個世界?即使有時我們會認為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排斥並貶低我們的社會,似乎寧願我們這些基督徒不存在,但仍然沒有比這更大的喜樂:有一位愛我們的人,有一位信賴我們的人,有一位需要我們的人,而這位就是聖母瑪利亞!如果我們在星空下渺小地行走,卻不把這份喜樂與他人分享,那將是多麼可惜、多麼浪費生命啊……

Marinko Šakota神父

Marinko Šakota神父

前默主哥耶本堂神父

馬林科·沙科塔 (Marinko Šakota) 神父,方濟會士 (1968年生),在奇特盧克 (Čitluk) 完成了小學和中學一年級的學業。隨後,他決定加入方濟會的聖召,先後就讀於維索科 (Visoko) 的方濟會學校和杜邦力 (Dubrovnik) 的耶穌會學校。1987年7月15日,他進入胡馬茨 (Humac) 的方濟會初學院。1989年至1990年間,他在薩拉熱窩 (Sarajevo)修讀哲學與神學,1990年至1992年間在薩格勒布 (Zagreb) 繼續學業。1993年,他在希羅基布里耶格 (Široki Brijeg) 宣發了終身聖願,並於1995年在富爾達 (Fulda) 完成學業。1996年,他在薩格勒布晉陞為執事,隨後在弗羅恩萊滕 (Frohnleiten) 晉鐸為司鐸。

他曾在因斯布魯克 (Innsbruck) 和弗羅恩萊滕的方濟會修院擔任助理,並在奧格斯堡 (Augsburg) 霧市達 (Mostar) 擔任堂區助理司鐸。之後,他在格拉德尼奇 (Gradnići) 擔任了七年的本堂神父。2010年9月起,他被任命為默主哥耶堂區的本堂神父,並於2013年至2022年間負責管理該堂區。

他在《和平使者》(Glasnik mira) 與《我們的家園》(Naša ognjišta) 雜誌上發表文章。作為一位神學家及年輕神父,他密切關注斯拉夫高 · 巴巴里奇神父的牧靈工作。在斯拉夫高神父去世後,他收集了有關他的見證,並研究其人格與事工。這些研究成果結集為《用心生活》(Living with the Heart) 一書,該書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