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主哥耶圣母讯息 (2025年7月25日)

「亲爱的孩子们,在这恩宠的时刻,当至高者准许我爱你们和引领你们走上圣善之路时,撒殚想用不和平与仇恨的绳索来缠绕你们。不要准许它得胜,小孩子们,却要为每一个生命的圣善而作战。感谢你们回应我的呼唤。」(经教会批准)

Marinko Šakota神父的反思

(🎤 阅读广东话)

(🎤 阅读普通话/国语)

1. 「在这恩宠的时刻,当至高者准许我爱你们和引领你们走上圣善之路时,撒殚想用不和平与仇恨的绳索来缠绕你们。」

我们知道默主哥耶是玛利亚的学校,在那里她教导我们如何生活福音。在这讯息中,她提醒我们,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充满恩宠的。虽然这是一个困难而紧张、充满冲突与战争的时代,它仍然是恩宠的时代,因为天主允许玛利亚爱我们,并带领我们走向圣善。那些意识到自己正活在恩宠时代的人,不会让这段时间白白流逝,而是会努力充实地活出这段时光。

就像亚当、厄娃与耶稣一样,撒殚试图引诱我们远离天主,带到它那一边去。今天,它特别试图「用不安与仇恨的绳索缠住我们」。在默主哥耶附近,有一句形容一个人常说谎的说法是:「真是曲折啊!」撒殚是谎言之父。它是那位制造纠缠者。

任何与绳子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它是多么容易缠在一起。透过这样的比喻,圣母希望打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撒殚对我们的意图:它想「缠住」我们,使我们再也无法分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正路、什么是虚假之路。撒殚可以让我们纠缠得如此深,以至于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缠住了。如今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实际上却被邪恶困住,被邪恶蒙蔽了双眼。

撒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透过不安与仇恨。当一个人不安——例如,因为受了伤——他就会变得困惑,无法分辨什么是真理,什么只是他的假设或谎言。更糟的是,当他心中有仇恨时,这仇恨会使他瞎眼,使他完全被邪恶缠住,开始以扭曲的方式看待他人,对自己的状况也变得盲目。

2. 「不要准许它得胜,小孩子们,却要为每一个生命的圣善而作战。」

玛利亚不是说:「不要让撒殚统治。」她说:「不要让它得胜,因为它非常清楚我们是人,也就是说,我们是软弱的,而撒殚非常狡猾。」我们无法阻止撒殚在世界上的行动,但我们可以阻止它在我们之内和我们之间得胜。撒殚总会尝试——我们永远不会完全受到保护——但我们不能让它得胜。

例如:

有人伤害我或对我造成不公。自然地,我会感到不安、生气。这是人之常情。但在那一刻,我们需要特别小心,不要让撒殚趁机利用这种情况、我的痛苦,让我感染仇恨与敌意。如果它成功了,那它就得胜了。但如果我仍然感到受伤——这是正常的——却不让邪恶淹没我、不让我陷入仇恨,而是透过祈祷寻求内在的疗愈与自由,那么撒殚就没有得胜。

我们该怎么做到这一点?战斗。战斗意味着不被洪流冲走,而是逆流而上。我们知道,只有活鱼才会逆流而上。战斗意味着我们可以改变一些事情——我们不能被动。战斗有两种:一种是对抗某些事,一种是为某些事而战。玛利亚希望我们为圣善的生命、为每一个生命而战。

这两种战斗有什么区别?

艺术家们常描绘升天的玛利亚,她的目光与脸庞仰望天空,双手交叠放在胸前,脚下踩着一条蛇。这就是玛利亚的战斗。当她踩在蛇身上时,她似乎并非刻意踩踏,好像她是在不费力、不抗争、不带任何击败它的愿望地做着这一切。但她依然踩住了它。她胜利了。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面对呢?她不应该更努力一点去正面迎战那条蛇,与之搏斗,为对抗邪恶立下榜样吗?

这听起来也许很奇怪,但玛利亚战胜魔鬼的方式,正好与直接作战完全相反。玛利亚并不与蛇纠缠。那条蛇虽然在那里,但对玛利亚而言,就仿佛它并不存在。她的目光并没有对准它,而是注视着天主。她整个人——她的脸庞、她的双眼、她的双手——都渴望着天主。她完全地交托给祂。她把自己全部奉献给祂。她只关心天主。而这,就是战胜邪恶——因为恶者唯一渴望的,就是战斗! 「从十字架上下来吧!」他们对耶稣喊叫。 「下来,迎战吧,面对你所遭遇的事!」

邪恶以其狡猾,想将人拖进以它的规则为标准的战斗中,依据「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逻辑。当一个人接受了这个游戏,邪恶就扩散,魔鬼就欢喜。伯多禄拔剑想保护耶稣,对魔鬼来说该是多么悦耳的画面!

升天的玛利亚并不想引领我们与撒殚对抗,而是要我们作出选择,把天主放在我们生命中的首位。祂召叫我们迈向圣善——这才是真正对抗撒殚的方式。与想要战争和仇恨的撒殚相反,玛利亚召叫我们用心祈祷和守斋,向天主敞开自己,并全然奉献。

面对破坏人性中一切美善之物的撒殚,信徒只有两种武器:十字架与玫瑰经。因为邪恶不是靠紧握的拳头克服,而是靠祈祷中敞开的双手,不是靠从王座发动战争,而是靠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战争无法终止战争,仇恨不能战胜仇恨。唯有爱可以。

这篇讯息内容丰富。每一个生命的圣善意味着什么?首先,圣善是什么?

圣善是否回应耶稣的邀请:「所以,你们要是成全的,如同你们在天之父是成全的一样。」(玛 5:48)我有一位朋友 Robert Lax 曾经问过 Thomas Merton:「Tom,你这一生想要什么?」Merton 回答说:「嗯,我想我渴望成为一个好的天主教徒。」Lax 说:「不,那还不够。你应该渴望成为一位圣人。」耶稣是不是因为埋没了托付给祂的才能而无法成长,所以祂是个懒惰的仆人?今日许多基督徒似乎不再渴望成全,好像他们只满足于平庸。

那么,每一个生命的圣善意味着什么?

首先,它意味着我们自身生命的圣善,但同时也为了我们周遭的人生命的圣善——那些与我们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人。玛利亚是我们的榜样,是为了每个人生命的圣善而奋斗的典范。她为我们奋战了四十四年,为我们而活,竭尽所能帮助我们。这就是爱。这正是她话语的含义:「天主允许我爱你们。」

但这句「每一个生命」还有另一层意义。大自然也是有生命的。而今天,大自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是谁危及了它?是人类。天主把世界托付给人类去管理和发展它。祂赐给人类能力与天赋。但历史证明,一个人若忘了一件事,他就会对自己与世界构成危险:那就是,他不是创造者,而是受造物,并且在他之上有一位创造者。

这就是为什么天主的圣言如此重要。 「以色列,你要听!」是天主不断的呼唤。创世纪教导我们,人类的能力与道德责任应该齐头并进。人类拥有基因数据、人工智慧……因此,他常觉得自己就是创造者。但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孤立无援、失去对创造主的意识时,他就会越界,成为毁灭者。圣经(分别善恶树)告诉我们:人类的能力必须与道德责任相平衡。

什么是我们内在的道德律?

举个例子:我身处大自然中,听到有人呼救。有人陷入危险之中。我会感受到两种渴望:

  • 帮助(群体本能——即使动物也会彼此帮助)
  • 不帮助,因为我自己感到害怕(自我保护的本能)

但我也会感受到第三种渴望:

我应该帮助,事实上我必须帮助,也就是听从第一种冲动,克服恐惧。

天主的圣言与教会的声音是对科学自由的限制吗?还是对天主自由与人类尊严的保护?天主的圣言与祈祷可以拯救人类——也可以拯救大自然。一位科学家曾说,每个实验室都应该有一座小圣堂——让科学家先走进小圣堂,然后再进入实验室。

是的,一个人可以凭着头脑创造奇迹——例如原子弹。这真是个奇迹,不是吗?但这取决于我们从哪个角度来判断:是从毁灭它的人的角度,还是从它落到其上的人的角度来看?当理性成为唯一的准则时,结果往往会变得不合理——就如破坏大自然(据说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胶会比鱼还多)。

人可能会失去道德感,失去对善与恶的意识。他的良心可能会变得迟钝,甚至扭曲。他甚至可能不知道撒殚已经用不安与仇恨的绳索把他缠住了。

这是我们回应圣母邀请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一个恩宠的时刻——为圣善而战!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多么大的恩宠啊!

Marinko Šakota神父

Marinko Šakota神父

前默主哥耶本堂神父

马林科·沙科塔 (Marinko Šakota) 神父,方济会士 (1968年生),在奇特卢克 (Čitluk) 完成了小学和中学一年级的学业。随后,他决定加入方济会的圣召,先后就读于维索科 (Visoko) 的方济会学校和杜邦力 (Dubrovnik) 的耶稣会学校。 1987年7月15日,他进入胡马茨 (Humac) 的方济会初学院。 1989年至1990年间,他在萨拉热窝 (Sarajevo)修读哲学与神学,1990年至1992年间在萨格勒布 (Zagreb) 继续学业。 1993年,他在希罗基布里耶格 (Široki Brijeg) 宣发了终身圣愿,并于1995年在富尔达 (Fulda) 完成学业。 1996年,他在萨格勒布晋升为执事,随后在弗罗恩莱滕 (Frohnleiten) 晋铎为司铎。

他曾在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 和弗罗恩莱滕的方济会修院担任助理,并在奥格斯堡 (Augsburg) 雾市达 (Mostar) 担任堂区助理司铎。之后,他在格拉德尼奇 (Gradnići) 担任了七年的本堂神父。 2010年9月起,他被任命为默主哥耶堂区的本堂神父,并于2013年至2022年间负责管理该堂区。

他在《和平使者》(Glasnik mira) 与《我们的家园》(Naša ognjišta) 杂志上发表文章。作为一位神学家及年轻神父,他密切关注斯拉夫高 · 巴巴里奇神父的牧灵工作。在斯拉夫高神父去世后,他收集了有关他的见证,并研究其人格与事工。这些研究成果结集为《用心生活》(Living with the Heart) 一书,该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