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man Luk : TOUCH組體的創始人, 組織協助教區的朝拜聖體以及青年節

Sherman Luk : TOUCH組體的創始人, 組織協助教區的朝拜聖體以及青年節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大家好!願耶穌和聖母永受讚美!

為不認識我的人,我再次介紹自己,我名叫 Sherman,來自香港。為我,很多人認識我是因為 TOUCH,TOUCH 是一個香港創辦的青年團體,過往20年每月定期舉辦朝拜聖體和祈禱聚會,過往十年也舉辦了一些像默主哥耶形式的大型國際青年節,吸引很多青年參加。

至今我去了默主哥耶13次,第一次是在2003年,希望不止13次,只是暫時13次而已,疫情過後,希望很快能夠在默主哥耶見到大家。為我來說,第一次在默主哥耶的經驗完全改變了我,那時我也不知道為何要去,但是,長話短說,是聖母邀請,通過不同的人邀請,最後我去了。

我覺得最震撼的不是默主哥耶的顯現,因為其實我什麼也看不見,不是那些神神化化的東西,對我來說,有或無於我毫不相干,我真的看不見。但我看到最大的奇蹟,是我們平時也看得見的,就是聖事,原來是那麼有力的,是五粒石子,任何人也可以做到的五粒石子,原來靠著那五粒石子,可以更有力的轉化,原來朝拜聖體的時候,可以更有力的轉化我自己的心靈,原來告解聖事是這麼有效,原來彌撒聖祭是這麼有意義,原來用心祈禱是最重要,這些一切,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及我們的居住環境中也可以做到,但為我來說,默主哥耶帶給我最大的奇蹟就是這些東西。

所以回到香港後,發覺很奇妙,竟然原來是這麼有力的,我一定要跟我身邊的朋友分享。於是我盡可能帶身邊的朋友去,最初是1、2位朋友,之後5、6位,慢慢地一年一年的去,最後曾經有一年我帶了一團70人去。這是為何我去了13次那麼多,暫時13次,因12次我是帶人去的,也感謝天主,這樣給了我一個完美的藉口,使我每年都可以去。很多人羨慕我每年都可以去默主哥耶,我說你們也可以的,你們每年都帶人去便可。

感謝天主給我機會,去默主哥耶已成為我每年的習慣,是讓我信仰更新、給我充電、讓我反省自己的地方。你是需要一些力量,要自己下些功夫,安排自己的時間,理出優先次序。所以每年52 星期內,我一定將默主哥耶這星期定為最優先,因為這是我與聖母的約會,是我的靈魂被更新的地方。

我記得有一次求職,老闆已錄取我,但我跟他說,這星期我不能上班,給我無薪假期或是什麼的也可以,但若你不能讓我在這星期放假,我唯有放棄此工作,東家不打打西家,這世界有很多工作,但默主哥耶只有一個,為我來說,與天主的關係,是需要一些犧牲,但犧牲換回來的,是更大的恩寵,所以沒理由為了這份工而放棄,每年的重點是我跟天主的約會。

每年我很享受帶很多朋友去,但我算一算,香港與默主哥耶相距頗遠,旅費也貴,需要假期也多,若我每年帶100人,香港有700萬人,那我便要7萬年才可帶全香港的人去默主哥耶,才可讓全香港人經驗到,你告訴我有沒有可能?何況中國有14億人。亞巴郎沒那麼長命,相信我也沒有。心想,這樣不行,聖母那麼急切地要我們回應她的召叫,而我要用7萬年的時間才能使這細小的香港作出回應,相信那時已世界末日了。所以我發覺唯一可能的是,除了帶人去外,更重要是把默主哥耶搬到我們生活的地方。

上面曾提及默主哥耶五粒石子,即聖體聖事、用心祈禱、守齋、勤讀聖經、及辦告解。其實這五項事每一個堂區皆可做得到,只要做到這五項,我們便能成為默主哥耶。我們真的絕對可以把默主哥耶搬來我們的地方,況且我們中國人最擅長抄考,不是參考,是抄考。於是我開始著手準備,而我接觸青年的機會比較多,所以希望能將默主哥耶的青年節,抄考來到香港。這樣有兩個好處,第一,經濟不許可的朋友也可以感受到。第二,較富裕的朋友,他們經驗後,更加想去,我便不用費力,更容易使人去默主哥耶。

不過,萬事起頭難,我也跟大家想法一樣,這些不是我做的,輪不到我來做,很多其他人做,神父也未做,何時會輪到我呢?就這樣的拖下去,聖母也不耐煩了。記得2010年,那時我在默主哥耶,一次,在我領完聖體後,心裡聽到聖母跟我說:Sherman,你下年在香港辦青年節。

聖母的囑咐,我只得兩個選擇,做,還是不做,不能跟她爭辯,我不敢不做,便決定做。於是我開始著手準備,第一我需要做的是組成一個團隊,因我只得兩手兩腳,單憑自己,能做的不多,但團隊若沒有經驗過默主哥耶,沒有共同方向,其實很難合作的。默主哥耶不是一個表演節目,做一個節目可以好簡單,但我們不是舉辦表演節目、事件、活動,我只是需要祈禱活動,純粹的祈禱活動,若你沒有被默主哥耶祈禱的氛圍感染過,是很難合作的。所以當時我開始邀請身邊的朋友到默主哥耶,讓他們在默主哥耶感受默主哥耶的氛圍,像在學校裡學習般經驗它。時至今日,跟我合作的朋友,大部份也經驗過默主哥耶。很開心我們所舉辦的青年節,已盡可能把默主哥耶的祈禱氛圍完全地帶到香港。

有了團隊,如何找參加者,我不是教區,我做不了什麼。當時,聖母要我們做,我的團隊只有2、30人左右。在祈禱中, 聖母跟我說:由小做起。於是我聽從,四處尋找適合的地方做青年節,但不知道聖母所指的小是如何小,我唯一找到一處最小而能符合條件的地方,是可以容納100人的,我的團隊只有2、30人,那裡找到100人,所以好擔心。但聖母要做,硬著頭皮也要做,你只可選擇信,或是不信,我們心口有個勇字,唯有相信,還要自資,因為沒有人資助,我也不認識很多的恩人。於是從自己的積蓄取出不少錢財,應付訂場地及其他的開支,真的很心疼,還不知可否收回成本,但沒辦法,唯有信。

開始接受報名,已預期只得2、30人報名,因我們的團隊只有2、30人,距離100人還有6、70人,往何處找?有兩個問題會出現,第一,我會破產,第二,其實2、30人來,但他們都是義工,人人都是義工,誰人參加?只有人在台上跳舞,台下沒有人,這是不行的。

想想有什麼還沒有做,到目前為止,我只靠自己雙手,為聖母做事,為天主做事,好是好,但更好的是,我們不是靠我們雙手,我們只是天主的工具,我們應將所有一切交給聖母,這是默主哥耶給我們的教導,將所有一切完全交付,交回給天堂舉辦。所以我寫了一封信給聖母,告訴她:我把我自己、我的團體、這活動,所有一切,奉獻給聖母,任憑妳隨意任用,為了天主更大的光榮,為了耶穌在聖體內受到更大的敬愛。寫完這信後,托朋友帶去默主哥耶,便再沒有理會這事。

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一星期後,我在電腦看看有多少人報名,發覺名額已爆滿,最後我要加床。我看到的名字,全不是我所認識的,不知從那裡來的,我沒有賣廣告,這是天主所行的聖蹟,告訴我:小信德的我,你害怕什麼?你要做的只是把一切交給我,我自會處理其他一切。那一刻開始,我沒什麼害怕了,其後,做很多事需要金錢,缺錢或超支時,怎麼辦?不用害怕,只要為天主的,要用的便用。我記得有一年超支,數目不知如何填補,完成後計算,蝕了2萬元左右。我像一般青年沒有多餘的錢,不知如何填補。意想不到在第二天,有一位教友竟然寄了一張2萬元的支票給我,完全填補那超支。

害怕什麼?小信德的我們。我們要做的是把我們的信心放在天上面,為祂而做,我們心無雜念便一定得。這是聖母透過這經驗教導我的第一個課堂。第二個課堂更大,當時,有人報名,便開始著手籌備青年節。十日前我看電視時,整個人也崩潰,為什麼?因為,在我們舉行青年節開始的那天早上,天文台預測有颱風剛好直擊香港,給你們看看那颱風的預測路徑,完全是直吹香港。我當時整個人崩潰了,我跟天主說:耶穌!耶穌!祢想怎樣?我已將整個人也交給了祢,要做的已經做了,為什麼此刻祢才跟我說不要辦了,而不在我下訂之前說,現在我的儲蓄沒有了,已報名的人開始打電話來問會否繼續辦?我答不到,我不懂,我不知應否辦。在崩潰那刻,我向耶穌大喊:我不理了,我把所有一切再交給祢,祢處理吧,我只是祢的工具,祢告訴我應如何做,耶穌!我無能為力。

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我最無能為力的時候,也就是我最有力的時候。當時忽然腦中靈光一閃,我發覺這件事只有兩個可能性,第一個可能性,這颱風是來自天主,如果是來自天主,我只需問自己一個問題,我不知為何這事發生,但我不會嘗試去明白,理解它,我只是受造物,我憑什麼去理解,我何德何能去理解。所以我只需問自己一個問題,若這是天主的旨意,而我並不明白為什麼,我有沒有勇氣跟天主說:願照祢的旨意成就於我吧!我有這勇氣便足夠,其他的不用問。好的,我需要些時間,但最後我說了願意,因為我別無選擇。好的,如果真的要這樣,天主願意它發生,我願意服從。若別人罵我好大喜功,我可能破產,都不要緊,是天主旨意,我不明,但我只能接受,欣然地接受,並相信天主繼續與我們同行。

第二個可能性,這不是來自天主,而是來自魔鬼,那便不同了,此刻魔鬼來,我們需要做點事幫手,因為我想起在默主哥耶的學習中,曾提及守齋和祈禱能夠擊退魔鬼,我對此銘記於心。若此事來自魔鬼,我可以幫忙,於是當時我與青年朋友們組織一個九日的守齋祈禱運動、守齋鏈。各人根據自己的能力,以麵包清水守齋,選擇一日、三日守齋,甚至有人選擇了連續守齋九天。那九天很痛苦,但很有力量,為我們自己來說,那九天雖然痛苦,但我們的靈魂真的被清洗乾淨。我們不得不相信,在我們開始守齋的第一天,颱風竟然轉了方向,最後180度掉頭走了,青年節開始那天,風和日麗。我不是導你們迷信,我們趕走了颱風,不是這意思,而是,只要我經過守齋和祈禱,天主一定會照顧一切,並且幫助我,清洗我的心靈,讓我更加接受天主任何的旨意,最後有颱風與否,都不重要,因我與天主在一起。

守齋真的是很有力量,到最後我明白為什麼,因為辦了很多年的青年節,我們發覺,原來默主哥耶果實真的這麼有力的,每年我們會安排時間給朋友辦告解,每年我都很感動,因為有500人參加,便有4、500人辦告解,整個下午,連續幾小時,邀請了20位神父來聽告解,看見青年們不停排隊,像在默主哥耶,每人都辦告解,他們辦完告解,我感覺到他們輕鬆不少,因為我帶領他們祈禱時,我便知道,發覺他們真的輕了很多。也發覺辦告解恩寵很多,我記得有一年, 我打開告解亭的門,看見地下全是廁紙,為什麼?因為他們告解時哭泣,可能他們把多年來的積聚一次過全釋放出來。

每年青年節的最後一個環節,我們會邀請那些聽到或願意跟隨聖召的年青朋友出來,接受神父、主教的降福。出乎意料,我記得近幾年,500 參加者中,有300多人出來跪下,向天主說:我願意跟隨、發掘天主的旨意,並請主教當場降福我。而這300人中,有些還在談戀愛的,之後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那些男朋友、女朋友一起或分開出來,無論如何,他們願意的是跟隨天主的旨意,不是每人都能做到神父、修女,不是的,因為這是天主的安排,無論你是神父、或是修女、或是結婚都不重要,總之你跟隨天主的旨意,便是好的旨意,便是對的聖召。這些聖召,令我感到震撼,據我所知,時至今日,當中有10位8位青年已入了修院,或是在一些團體中過獻身的生活,這些全是默主哥耶帶來的果實,其實這些果實是很簡單的,只不過是五粒石子,沒有人做不到。

感謝天主給我很多恩寵,過去的工作使我有機會到不同的地方朝聖,我看見有很多曾經有極震撼的顯現的地方,現今已空無一人,但默主哥耶此地,神學家仍爭論它的顯現的真實性,為我來說,這些並不重要,讓他們慢慢爭論,因為我不是神學家,最後教宗說是什麼,我便相信是什麼,我沒有異議。

但那五粒石子,聖母不單只在默主哥耶說,在花地瑪、露德等各地也這樣說,翻開聖經,整本聖經也是論及此事,只是我們不願做。如果聖母顯現要求我們,我們不願做,顯現完又如何。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會否回應,是因為我們的回應令默主哥耶成為默主哥耶,因為我們的回應令默主哥耶有這麼大的恩寵,因為我們的回應使我們可以把默主哥耶帶到我們自己的團體,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教區,自己的地方。所以我們每人都要令自己的家庭成為默主哥耶,把默主哥耶帶回家中,我們便回應了聖母那五粒石子,只要我們回應,我們每個人的家便像默主哥耶那麼多恩寵。

今年我們慶祝聖母在默主哥耶顯現40週年紀念時,為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應確保,無論聖母顯現多少次、顯現多久,未來有何事發生都不重要,我們確保在我們慶祝40年、400年、4000年的週年顯現時,我們都能跟天主交代:啊!聖母,今時今日,我仍在做妳給我們五粒石子的訊息。這便足夠。

願耶穌和聖母永受讚美!

邱氏家庭 : 在默主哥耶體驗來自天主的平安

邱氏家庭 : 在默主哥耶體驗來自天主的平安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卓: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 大家好! 我是卓賢。這是我太太Annissa。這兩個是我女兒。

悅悅: 我的名字是Scholastica

Magdalene: 我的名字是Magdalene

卓: 我和Annissa 是在2009 第一次去默主哥耶的。我們前後去過五次。去了這麽多次默主哥耶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平安。我們所有人都一起望彌撒和祈禱,有那種大家連成一起的心。尤其是我記得我們上山等聖母顯現,第一次時下著大雨,大家一起祈禱,後來有一個時刻,天空突然靜下來,雨也停了,所有人也靜下來,那刻只是聽到少少的呼吸聲,所有人都像連成一體,一起感受聖母給我們恩寵的感覺。那種平和的感覺直到現在都記在心裡,很是欣賞和回味!

Annissa: 我也記得那次是下很大的雨。在山上我有想過大家可否安全下山?是否需要在上過夜?但最後大家都安全回到住處。默主哥耶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平安的地方。即使回到香港,想起默主哥耶也令我心感平安。可能在那裡我們每天都做同樣的東西,例如去彌撒等,好像沒有做什麼,但實際上會感到得到好多,因內心很平靜。有時我會將問題帶過去,心裡都會得到答案- 這是我過往幾次的感受。 默主哥耶是一個我們很喜愛的地方,我們希望將聖母媽媽的臨在和默主哥耶的平安帶給小朋友。所以女兒出世後,我們都有帶過她們去,希望她們可以感受到。 悅悅,妳去過默主哥耶幾次呢?

悅悅: 我去過默主哥耶兩次。

Annissa: 妳記得第一次是幾歲去的呢?

悅悅: 我記得第一次去是一歲半。

卓: 妳可否記得在默主哥耶做過什麼?

悅悅: 我記得在默主哥耶我們行十字架山和聖母山。

Annissa: 我們還有什麼東西做呀?

悅悅: 我們每天都去彌撒。

Annissa: 妳是否喜歡呢?

悅悅: 我好開心。

Annissa: 妹妹,妳去過默主哥耶幾次呢?

Magdalene: 我去過默主哥耶一次。

Annissa: 妳是否記得那時幾歲?

Magdalene: 一歲。

卓: 妳可否記得在默主哥耶做過什麼?

Magdalene: 我記不起,但我記得一些歌曲。

卓: 真捧!妳記得音樂,可否唱給我們聽聽?

Magdalene: Gospa majka moja, Kralji ca mira……

Annissa: 我們回到香港,間中會播些默主哥耶的樂曲,因為這此樂曲令我們感受到默主哥耶的氣氛。

卓: 我們很享受那些平和與連結的感覺,我們渴望聖母媽媽的邀請,期待可以再去默主哥耶的機會。

Pierre Leong : 個人皈依,根據默主哥耶的晚間祈禱項目,發起了三小時祈禱計劃的創始人

Pierre Leong : 個人皈依,根據默主哥耶的晚間祈禱項目,發起了三小時祈禱計劃的創始人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各位主内的弟兄姊妹,我是 Pierre Leong ,梁筱棠,我在這裏向大家介紹我在「默主哥耶」的經歷。我在二零零四年七月份從香港出發。那一刻我感覺到很特別,感覺到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如是這,我在「默主哥耶」經過三、四天的時間,每天參加堂區的活動,誦唸玫瑰經,參與彌撒,再誦唸玫瑰經和朝拜聖體,亦參加朝聖團所安排的講座。但要離開了,感覺依依不捨。我回來的時候,手上有一本書名 “Prayer with My Heart” 。當中我看到有一個提示,你要在家裏建立一個小祭台,在此祈禱。於是晚飯後,我關了門就在那裏靜靜地祈禱。有一次在祈禱當中,我感覺到要向十字架下跪。我…猶疑是否要這樣做。但是我终於下跪了。在下跪的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屬於天主的,我覺得我的心突然間軟化了,我的心不再是這麽的硬。太太過後見了我說: 「為甚麼你變了,為甚麽你不同了?」。我們的傭人也私下對我太太說:「先生好像不同了。」

我每天都會閱讀《默主哥耶九十年代》這書。我發現聖母的每一段訊息都是在說祈禱,祈禱,祈禱。我亦開始注意到有些文章的段落提及聖母山是一個祈禱的地方,十字架山亦是接近天主的一個高山,一個祈禱的地方。我為甚麽卻沒有注意到? 在朝聖時我曾到過這些山,不只一次,只是到過十字架山一次而已。我只是抱著去旅遊的心情,我發現我好像錯失了一些東西,我錯過了一些東西。那不可以!我要回去,去尋找我找不到的東西,去看我看不到的東西。所以,在二零零四年的十二月,我跟隨Michelle再一次到了「默主哥耶」。當中也有講座。Claire Marie 在講座裏跟我們介紹及解釋修和聖事。在聽修和聖事的過程中,我腦海裏突然間有一個很清楚的聲音,要我去告明一個罪。我一聽到,嘩!不是,那不是一個罪!那怎會是罪呢…?跟著,我說: 「好吧好吧,我去辦告解,告明這罪。」。辦完告解,領了聖體,那一刻回到座位時,我…流淚。之後每一次在領完聖體後我都流淚。七月回到香港時,八月,九月,十月我都流淚,直至到那一天辦完這麽特別的告解和領了聖體之後,這眼淚就再沒有發生過。好奇怪!聖母將我洗乾淨,聖母一刀切斷了我和魔鬼的關係。

往後那幾天,我都會坐下來繼續閱讀《默主哥耶九十年代》。啊!我發覺聖母有一個小團體,名叫「祈禱會」。所以,回到香港後,我開始把這個「祈禱會」默存於心。我覺得祈禱會要令到人會再回來,應有著「默主哥耶」那種的氛圍, 即三個小時的祈禱,但這三小時的祈禱要面向聖體。還要請神父為我們舉行彌撒。我有一個很要好的神父朋友何廣凌神父,就在這環境下,於二零零五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六,我們在「天后中心」開始了一個三小時的祈禱,一小時唸玫瑰經,一小時的彌撒,之後是明恭聖體。我們詠唱的都是「默主哥耶」的聖母歌和聖堂詠唱的歌。自六月開始我們每星期六便有了這祈禱會,直到今天。

我覺得我獲得的這份福氣,這個的皈依,是值得讓更多的人去感受。所以,我邀請我多年沒有去聖堂的小妹妹惠芬到「默主哥耶」。她帶同她的女兒回來後,她倆也皈依了。我也邀請在加拿大的三妹Louise去「默主哥耶」,她立刻答應去了「默主哥耶」,她三十年已没有去聖堂。我亦邀請我的外甥Dominic及他的太太,他們去後也皈依了。不久我的姐夫也去了,並領洗了。我有一次跟我的會計說我希望她能到「默主哥耶」去,她立即答應,不到一星期她的兒子陪同她一起出發。回來後,她的兒子先領受聖洗。隨後,她和她的丈夫也領洗了。

我的太太在二零零七年到了「默主哥耶」,她沒有見到奇蹟。因她走路不方便,未能爬上聖母山,只能在山脚下的藍十字架祈禱。她的第一感覺是,這地方像耶穌帶領著衪的三位宗徒在「大博爾山」般的美麗。她感受到她身在「大博爾山」。這就是我太太在默主哥耶的經驗。回港後,她一步一步地告訴我,她現在閱讀聖經福音時,開始明白她以前不明白的地方。她覺得是天主聖神幫助她開竅。

我在「默主哥耶」沒有看到奇蹟,沒有見到月亮跳舞,没有見到太陽轉色,但見到很多人皈依,我見到我們香港祈禱會,由原來一小部份人去了「默主哥耶」,至現在差不多絕大部份人都去過「默主哥耶」。或者未去過「默主哥耶」的人因受到去過的人的感染,而得到皈依,這就是我所見到的奇蹟。而這奇蹟是藉著我們的祈禱而得到的。祈禱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聖母要求三小時的祈禱,我一直每天都做得到,我藉著參與彌撒,閱讀聖經,誦唸玫瑰經,可以的話,由每天一串到四串的玫瑰經,守齋和辦告解。這些都是聖母對我們的一份要求,使我們能夠救贖自己的靈魂。聖母對我們最大的希望是,當我們離開這世界的那一刻就是進入天國的一刻。是啊!我覺得我有這個願望,但這需要有天主耶穌的慈悲。主佑各位。

Danko Perutina 神父 : 教理講授: 家庭玫瑰經祈禱的重要性

Danko Perutina 神父 : 教理講授: 家庭玫瑰經祈禱的重要性


(🎤 廣東話翻譯)

(🎤 普通話/國語翻譯)
家是是生命開始的地方,因此它是每個社會和教會的基礎。

每個人都是由家庭撫養長大的、是在家中塑造的。沒有家庭,正常的成長是不可想像。因此,當世界發現自己處於道德危機中,處於生命意義的危機中時,家庭和祈禱首先受到攻擊。

在默主哥耶這40年裡,聖母傳達了許多關於祈禱和家庭的美好訊息,因為它們是最瀕危的。在1996年4月25日的訊息,聖母說: 〝親愛的孩子!今天我再次邀請你在你的家庭中將祈禱放在首位。孩子們,當天主在首位時,你就會,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天主的旨意。這樣你每天的轉化就會變得更容易…〞

響應聖母的召叫意味著更新家庭祈禱,這使我們能夠與天父相遇,衪在衪的兒子耶穌基督內深深地愛著我們。通過祈禱受到基督的愛的影響,每個家庭都能理解和接受一切,即使是最困苦的十字架和疾病。

禱告需要敞開心扉接受上帝的話語,但也要聆聽祈禱的答案。天主總是垂聽人的禱告,即使他看起來很沉默。但天主不僅回答;祂呼籲對話,因為祈禱是與天主的對話,對話總是需要兩個人。在祈禱中那些是天主和人。這就是為什麼祈禱是與天主的幸福相遇,衪總是給我們時間並等待我們。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對天主的現實變得麻木,這並不意味天主已經拋棄或忽視了我們,但我們的屬靈生命,也就是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已經被破壞和擾亂了。

每一個罪都會破壞與天主的關係,這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我們的祈禱中。祈禱意味著打破我們沉迷的一切: 酒精、毒品、賭博、互聯網、手機、電視、咖啡、其他人的意見…

祈禱是靈魂的喜樂。正如身體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一樣,所以靈魂不能沒有祈禱。正如教宗方濟各所說:〝祈禱是賦予我們所有行為意義的呼吸。〞祈禱導致愛,愛讓我們祈禱。人生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學會好好祈禱。這是一項需要反復學習的技能,因為祈禱會帶領我們體驗天主的親近和認識到衪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為。

一位男士講述了他如何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渴望研究與祈禱有關的一切。他想深入禱告的奧秘。他開始閱讀書籍。他首先讀到了聖托馬斯·阿奎馬斯的作品。他讀了一些論文,當他全部讀完時,他仍然不知道如何祈禱。然後他試著用祈禱書。他收集了大約 20 本。他還收集了他祖母的虔誠著作,但即使如此也不能滿足他的期望。後來他遇到了一位虔誠的和尚,向他請教。他簡短回答了他:〝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祈禱是什麼,離開書本。有些東西是寫不出來的。有些東西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如果你想明白什麼是祈禱,就開始認真地祈禱,因為你通過祈禱學習祈禱,就像你通過游泳學習游泳一樣。〞

唯有祈禱,人才能成為祈禱專家。沒有祈禱就沒有真正的屬靈生命。

否則祈禱是無法理解的。祈禱建立天地之間的聯繫,因為〝人永遠不會比他跪下時更偉大。〞

我們第一位祈禱導師是耶穌。衪是我們的榜樣、衡量標準和生活準則。耶穌不斷地禱告,尤其是在衪生命中的關鍵時刻: 在公開露面之前,在揀選門徒之前,在講道之前,在十字架上…衪總是祈禱。瑪利亞在禱告中陪伴耶穌的一生。從衪被聖神降孕到衪的死和復活;最後她繼續並跟隨新興教會的第一步 (宗1:14)

在她的愛情學校,聖母經常邀請我們念玫瑰經,這是一個令她喜悅的祈禱。在她1986年6 月 12 日的訊息中,她邀請我們:〝親愛的孩子! 今天,我呼籲你開始以活潑的信德經。這樣我就可以幫助你。親愛的孩子,想要獲得恩寵,但你沒有祈禱。我無法幫助你,因為你不想開始。親愛的孩子,我在呼喚你唸玫瑰經作為一種義務,你會欣喜若狂地履行它。這樣你就會明白我和你在一起這麼久的原因,我想教你祈禱……”

玫瑰經是最簡單、最容易同時也是沉思的祈禱,因為當我們唸玫瑰經時,我們會反思基督生平的奧秘。這是一個將成人和兒童、知識分子和普通人、富人和窮人、健康和疾病結合在一起的祈禱。這是一個團結和保持家庭在一起的祈禱。

玫瑰經很簡單,因為它不需要特別的地方,不需要書本,甚至不需要安靜的停頓下來。

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祈禱,在街上,在汽車裡,在地鐵裡,在我們走路時,但最容易是在教堂或在我們寂靜的房間中遇見耶穌。它只需要一點頭腦和心靈的注意力。聖母,和平之后,要求我們每天祈禱唸玫瑰經,以獲得只有天主才能賜予的和平。

聖母瑪利亞和玫瑰經與聖體密切相關。當我們唸玫瑰經時,我們體驗到基督全部的奧跡,我們以聖事和明顯的教會形式紀念衪的受難、死亡和復活。當我們唸玫瑰經時,我們通過個人的奧秘,從受祝福的聖母瑪利亞的報喜到加冕,反思我們得救的奧秘,與基督和瑪利亞一起經歷整個福音之旅。玫瑰經讓我們為聖體聖事作好準備。因此,默主哥耶聖母要求在晚間彌撒前誦唸兩瑞玫瑰經,使信友們可以為在彌撒中與基督的相遇做好充分的準備。

當我們唸玫瑰經時,並非所有的祈禱或祈求都是寫給瑪利亞的。主禱文使我們通過聖神與聖父溝通。聖母經的第一部分具有聖母瑪利亞奧秘的召喚和沈思特徵,主的母親,以紀念耶穌和衪的名字結束。只有祈禱的第二部分是寫給聖母瑪利亞的真正祈求,天主之母,從永恆救贖的角度為我們罪人祈求。聖三光榮經帶我們回到至聖的三位一體,我們生活和祈禱的源頭和高潮。

誦唸玫瑰經幫助我們學會用耶穌和我們母親的眼睛看耶穌,學習用聖母的心去愛耶穌。玫瑰經幫助我們在信仰、喜悅和希望中成長,這就是為什麼應該用心祈禱。用心祈禱首先意味著用愛和謙卑祈禱,用我們的整個生命:身體和靈魂,用一顆純潔的心。這意味著完全向天主敞開心扉,把衪放在你生命中的首位,完全臣服於衪,完全信任衪,只期待衪的好處。

什麼是用心禱告?用心的祈禱是與活著的天主相遇。

如果我們沒有遇見活著的天主,我們遇見死去的天主,思想之天主,投影之天主,我們結構之天主,我們慾望之天主…遇見活天主就是簡單地跪在衪面前,讓衪改變我,以順服的態度做衪想做的事,充滿愛,這是我們最深層次的純潔。這應該是與活天主的相遇。

有人問:為什麼玫瑰經是重複的祈禱?這個問題已經到位。然而,世界上有什麼事情不會重複呢?星星總是走同一條路。地球總是繞著同一個軸旋轉。白天和黑夜總是以同樣的方式交替。四季、年、月、日,總是循環往復。鳥兒總是重複同一首歌。樹木總是開出同樣的花朵和同樣的果實。心臟總是以同樣的方式在胸腔內跳動。血液總是流經同一條靜脈。當我們愛一個人時,我們永遠不會厭倦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話“我愛你”。玫瑰經也是一樣。當你唸聖母經時,聖母會以母愛擁抱您。當你祈禱時,她會影響你的靈魂。如果你累了,她會恢復你的力量。如果你感到孤獨,她會讓你感覺和她很親近。如果你的身體或靈魂受傷了,她會在你的傷口上澆上溫柔的油。玫瑰經是與聖母的擁抱。

所以,安息在她的心裡,用她的愛溫暖自己。繼續你的生活,跟隨耶穌,確保你會留在正確的道路上,因為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