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廣東話)

(🎤 閱讀普通話/國語)

默主哥耶聖母訊息

「這就是為什麼我再次懇請你們,小孩子們!祈禱,祈禱,祈禱—-不要用言語,而是用心。」(2002年12月25日)

反思

禱告中的言語對於我們靈性的成長至關重要,但僅用言語祈禱是不足夠的。言語必須與心靈深深相連。如果沒有這種聯繫,言語便空洞無力,如同「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哥林多前書 13:1)。耶穌警告我們這一點:「你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樣,因為他們以為只要多言,便可獲得垂允。你們不要跟他們一樣,因為你們的父,在你們求他以前,已知道你們需要什麼。」(瑪竇福音 6:7–8)

這就是為什麼天主透過依撒意亞先知批評人民,正如耶穌後來所重申的:「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是遠離我。」(瑪竇福音 15:8)

在禱告中,規則很簡單:言語與心靈必須合一。聖保祿明白這一點:「如果你口裏承認耶穌為主,心裏相信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你便可獲得救恩。」(羅馬書 10:9)

如果需要優先考慮,心靈將是第一位。若望·班揚 (John Bunyan) 曾總結說:「在祈禱中,有心無言勝於有言無心。」因此,當你禱告時,讓你的嘴唇與心靈和諧一致。

在臨終的病榻上,聖女小德蘭忍受著極大的痛苦。她的姐姐依搦斯姆姆 (Mother Agnes)問她:「妳在想什麼?」小德蘭回答:「我什麼都沒想。我不能,因為太痛苦了,所以我只是祈禱。」她的姐姐問:「妳對耶穌說什麼?」小德蘭答道:「我什麼都沒說,我只是愛祂。」

我們與天主越親近,言語便越簡單。當我們使用過多的言語時,可能會發現自己與天主漸行漸遠,無法在敬畏、崇拜與謙卑中屈膝向祂致敬。當我們愈親近天主,內心的寂靜便愈深沉,直至進入完全的平靜。疑問隨之消散,我們便單純地與天主同在。
 —— 亞略巴古的狄奧尼修斯 (Dionysius the Areopagite)

祈禱

學會用心祈禱,使你的言語和心靈合而為一

  • 劃十字聖號時,動作放慢,用心說出: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慢慢地說出這些話,帶著意識,從心而發。
  • 當誦唸天主經時,逐字逐句地唸,讓每個字都滲入心靈深處。帶著意識,從心而發。
  • 以完全的信任和順服向天父說出每一句話。 用同樣的方式誦唸《聖母經》和《聖三光榮經》。

當你在祈禱中說出這些話語時,感受它們從你的心中湧出。體會到你不僅僅是用嘴唇在說話,而是你的心正在積極參與其中。

當你重複說出「耶穌,我信賴祢」這句話時,感受你的心正向耶穌完全交託。同樣地,當你呼喚耶穌的名字時,帶著深深的信任、交託和感恩之情一再重複。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